首页 资讯 正文

数智赋能“智”造强市 银川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体育正文 194 0

数智赋能“智”造强市 银川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数智赋能“智”造强市 银川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央广网银川6月28日(rì)消息(记者(jìzhě)李畅 见习记者吴佳仪)六月,银川大地骄阳似火,却无法阻挡产业发展的澎湃热潮(rècháo)。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强劲驱动下,银川市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正掀开(xiānkāi)崭新篇章,一系列创新实践熠熠生辉。 闽宁镇“绿电引擎”:构网型储能点亮(diǎnliàng)电力安全新未来 在永宁县(yǒngníngxiàn)大唐闽宁绿电小镇100MW/20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建设现场,机器的(de)轰鸣声交织成(jiāozhīchéng)一曲奋进的乐章。截至6月23日,这座堪称“超级充电宝”的储能电站,已累计发电(fādiàn)2795万度。 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建设现场(央广网发 吴佳仪(wújiāyí) 摄)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yuē)41亩,共配置24台变流升压(shēngyā)一体机,40台电池仓通过5条35KV汇集线路接入电网侧110KV福宁变。其(qí)最大亮点在于,区别于传统的跟网型储能(chǔnéng)电站,它是“绿电小镇”首个具备(jùbèi)构网型功能的储能项目。构网型储能拥有卓越的电压和频率调节功能,一旦周边(zhōubiān)线路突发(tūfā)故障导致大面积失电,能迅速自发启动,为电网持续供电,全力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如同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电网的安全。 “并网运行后,大唐(dàtáng)闽宁共享(gòngxiǎng)储能电站就像一个超大型‘充电宝’,基本实现一天一充一放,完全能满足(mǎnzú)闽宁镇的调用需求,一次可(kě)存储电量20万度。”大唐宁夏公司永宁新能源科技(kējì)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洪涛向记者介绍道,该项目投产后,每日发电量能够满足闽宁镇6.64万人口,约2.4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为当地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坚实(jiānshí)的电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黑启动技术是国内的一项创新(chuàngxīn)突破(tūpò)。当(dāng)电网(diànwǎng)因故障陷入失电困境时,系统能在(zài)短短30秒内迅速启动,通过精准调节电压(diànyā)、频率,为电网输送合格电源,及时恢复用户用电及新能源(xīnnéngyuán)发电。“这一技术突破,成功破解了传统电网失电后‘用户无电可用、新能源无法(wúfǎ)发电’的双重(shuāngchóng)困境,形象地说,它就是电网的‘火种’,能在关键时刻重新点燃电力供应的希望。”李洪涛介绍,该项目的黑启动功能计划于2025年9月进行实验验证,若实验顺利通过,它将成为宁夏第二家构网型储能黑启动成功的电站,为宁夏的电力安全保障再添重要砝码。 从“卡脖子”到“全球标杆”:银川蓝宝石书写产业逆袭(nìxí)传奇 在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展柜前,各式各样的蓝宝石晶体材料整齐(zhěngqí)陈列,散发(sànfà)着独特的光芒。作为现代工业至关重要的基础材料,工业蓝宝石已广泛应用于LED、消费电子(diànzi)、仪器仪表、光学窗口等众多领域。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块曾经被国外(guówài)紧紧“卡脖子”的晶体材料,如今全球75%的产能竟来自宁夏银川(yínchuān),实现了令人惊叹(lìngrénjīngtàn)的逆袭。 蓝宝石材料应用领域展柜(央广网发 吴佳仪(wújiāyí) 摄) “选择落户(luòhù)宁夏,是看中这里稳定的(de)(de)电力供应、完善的物流配套和有力(yǒulì)的政策支持。”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段斌斌坦诚说道。自落地以来,天通银厦累计投资近40亿元,深耕蓝宝石(lánbǎoshí)材料产业,目前已形成年产值3000多吨的庞大生产规模(guīmó)。随着新厂区的投产,其蓝宝石晶体综合年产能将(jiāng)(jiāng)跃升至4700吨,晶棒年产能超5400万毫米,衬底片年产能达(dá)960万片,预计将占据全球市场30%~35%的份额,成为全球蓝宝石产业的重要力量。更令人瞩目的是,在天通银厦的引领下,银川成功构建起(qǐ)覆盖工业蓝宝石上下游的完整产业体系,当之无愧地加冕“全球最大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的桂冠,书写了一段产业传奇。 “智慧工厂”加速度:威力传动打造北方风电装备(zhuāngbèi)新坐标 走进威力传动的生产(shēngchǎn)车间,一幅充满科技感(gǎn)的画面映入眼帘:智能机器人与产业工人在流水线上默契配合,高效地为新一批减速器齿轮赶工。数智大屏上,生产数据实时(shíshí)跳动(tiàodòng),无人车在仓储与产线之间有序穿梭,每一个场景都生动地展现着数字科技带来的巨大变革。 智能(zhìnéng)无人车与(yǔ)产业工人在流水线上默契配合(央广网发 吴佳仪 摄) “从智慧(zhìhuì)工厂建设初期,我们就(jiù)对生产(shēngchǎn)流程进行了全面的(de)智能化改造,如今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了双提升。”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yǒuxiàngōngsī)总裁常晓薇介绍道,今年重点推进的增速器项目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涵盖了风力发电增速器零部件智慧加工、智能检测、自动装配线及智慧物流等全流程制造环节。 今年,威力传动全力打造的“风电增速(zēngsù)器智慧工厂(gōngchǎng)”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建成后这里将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大型风力发电增速器研发生产基地,为国内外大兆瓦(zhàowǎ)陆上风电市场注入(zhùrù)强劲动能,进一步提升我国在风电装备制造领域的竞争力。 “灯塔(dēngtǎ)工厂”再突破:蒙牛宁夏基地刷新乳业智造新高度 在(zài)世界经济(jīngjì)论坛认证的“灯塔工厂”——蒙牛乳业(宁夏)有限公司内,全系统、全链条、全流程、全自动的“全数智化”集成,正重新定义着乳业制造的全新(quánxīn)标准,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潮流。 游客(yóukè)参观蒙牛工厂(央广网发 吴佳仪 摄) “看这条高速(gāosù)纸包灌装线,每分钟能精准完成600包牛奶的灌装。”蒙牛乳业(rǔyè)(rǔyè)宁夏(níngxià)工厂解说员指着运行中的生产线介绍道。作为(zuòwéi)全球(quánqiú)乳业单体最大的液体奶工厂,这里规划建设了24条全球最先进的超高速生产线,全面投产后(hòu)日产能将突破4500吨,预计实现全球乳业制造最高人效比。从原奶入厂到产品出厂的每一个环节,数字化技术都在发挥着关键作用,驱动着传统乳业向“智慧制造”加速蝶变,为消费者带来更高品质的产品。 发展中的银川,吸引并汇聚了一批新(xīn)能源、新材料、新技术领域的高新企业(qǐyè)。这些企业以绿色循环(xúnhuán)产业壮大为“底盘”,以产业链延伸为驱动,成功实现从资源驱动向(xiàng)创新(chuàngxīn)驱动的转变,有力地助推(zhùtuī)银川经济朝着绿色化、清洁化、高端化加速迈进。向“新”而生,向“绿”而行,奋进中的银川正不断绘就绿色经济新版图,努力书写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时代答卷,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更(gèng)多精彩资讯请(qǐng)在应用市场(shìchǎng)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tóusù)平台”线上投诉。版权(bǎnquán)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数智赋能“智”造强市 银川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